傳統弓介紹

傳統中國對弓的介紹

自古以來,不同文明都出現弓的影子,從被用於狩獵,到後來用於戰爭及修身養性,弓術一直是古代培養人才和考察人才的一項必修技能,而到近代,受到西學東漸的影響,傳統弓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國學,具有保存國粹,發揚國光的重大意義。

在傳統中國儒家六藝文化中,「射藝」強調射箭的藝術,以弓射為例,傳統射箭要求身體端正,意識專注,內心平靜,從容安定,以「煉心」、「正心」的要領來達至中國傳統思想中的「正」、「中」、「靜」、「仁」、「道」、「禮」等核心概念,因此《禮記.射義》說
︰ 「射者,所以觀盛德也 。」又說 ︰「射者 ,仁之道也。」,以求通過訓練射箭的技藝錘鍊個人的心智,學會自省來保持謙虛的良好品質。

明代射箭要訣

在中國歷史上,明代是少數在諸王朝中可遠征取勝的朝代,其動輒百萬計的騎兵遠征聞名海外,也是中國武學發展的巔峰時期,而明代弓術能在多場戰役中成為致勝的關鍵,得益於其獨有的射箭手法及訓練方法,使得明軍在戰場上往往旗開得勝。

現今從明代流傳下來的主流射箭要決有四,包括《武經射學正宗》、《紀效新書》、《射史》以及《武備要略.射論》。其中,明末射學家高穎所著的《武經射學正宗》總結了百家所長,利用系統式的辯証法重新發展出更符合人體科學的高穎射法,成為現時中華傳統射術中極具價值的一本參考書。

《武經射學正宗》用了三大部分講述了五大要點,三大部分是射箭姿勢,精神合一和瞄準,以及步射與騎射之別 ; 五大要點即是「審」– 瞄準,「彀」– 滿, 「勻」– 擴展兩肩, 「輕」– 撒放, 「注」– 全神灌注。

  • 傳統弓的構造

    傳統弓的構造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  傳統弓通常由幹、角、膠、腱、絲及漆組成,以竹、動物的筋及角多種材料粘合而成、結構分為弓梢、弓臂、弓把三大部分。以蒙古式(拇指式)拉弦手法,並以扳指作為拉弦工具,防止拇指被弦線割傷。

    傳統弓的構造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  傳統弓通常由幹、角、膠、腱、絲及漆組成,以竹、動物的筋及角多種材料粘合而成、結構分為弓梢、弓臂、弓把三大部分。以蒙古式(拇指式)拉弦手法,並以扳指作為拉弦工具,防止拇指被弦線割傷。

  • 中華傳統弓的種類

    中華傳統弓的種類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傳統弓可分為直拉弓、反曲弓,而中華傳統弓通常是以反曲弓為主,弓身沒有「箭台」,箭直接搭在持弓手上。中國不同朝代的傳統弓亦可以騎射、步式及使用用途來作區分,主流弓種包括: 漢朝 - 長梢角弓、柘木長弓; 唐朝 - 複合角弓、短梢弓 、格弓、柘木長弓; 元朝 - 蒙元長梢弓,螃蟹弓; 明朝 -  皇帝小梢弓、大梢弓、開元弓(軟弓); 清弓/滿洲弓 - 戰弓、長梢獵弓、力弓  

    中華傳統弓的種類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傳統弓可分為直拉弓、反曲弓,而中華傳統弓通常是以反曲弓為主,弓身沒有「箭台」,箭直接搭在持弓手上。中國不同朝代的傳統弓亦可以騎射、步式及使用用途來作區分,主流弓種包括: 漢朝 - 長梢角弓、柘木長弓; 唐朝 - 複合角弓、短梢弓 、格弓、柘木長弓; 元朝 - 蒙元長梢弓,螃蟹弓; 明朝 -  皇帝小梢弓、大梢弓、開元弓(軟弓); 清弓/滿洲弓 - 戰弓、長梢獵弓、力弓  

1 / 4
  • 步射與騎射

    步射與騎射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「騎射與步射同,肩臂骨節平直而已。然騎射莫妙於殼。」 在古代戰爭中,因弩節省時間成本及金錢,弩射手不需太多訓練便可透過其特性將矢射得極遠及又孔武有力,所以更為適合步射。相反,歷經長久訓練的弓手往往在戰場上擔任著騎射手的角色,已迅雷及準確的箭術迂迴殲滅敵人,令敵軍聞風喪膽。因此,在古代武狀元的考核升遷中,騎馬射箭是必考的一環,而在文狀元考核當中亦是文舉的加分項目,體現了各朝代對騎射十分之高的重視程度。 然而,騎射與步射的方法並沒有太大不同,兩者皆要求射手引弓時肩臂骨節需平直,唯一較為不同之處便是騎射要將弓弦拉滿才可射準,否則因發力不足及肩骨無法平齊而失去準度,甚至傷筋動骨。另外,明代會以跳射及小架的坐馬姿勢幫助弓手在無馬的狀況下進行練習,增強弓手適應不同狀況下的拉弓手法。

    步射與騎射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「騎射與步射同,肩臂骨節平直而已。然騎射莫妙於殼。」 在古代戰爭中,因弩節省時間成本及金錢,弩射手不需太多訓練便可透過其特性將矢射得極遠及又孔武有力,所以更為適合步射。相反,歷經長久訓練的弓手往往在戰場上擔任著騎射手的角色,已迅雷及準確的箭術迂迴殲滅敵人,令敵軍聞風喪膽。因此,在古代武狀元的考核升遷中,騎馬射箭是必考的一環,而在文狀元考核當中亦是文舉的加分項目,體現了各朝代對騎射十分之高的重視程度。 然而,騎射與步射的方法並沒有太大不同,兩者皆要求射手引弓時肩臂骨節需平直,唯一較為不同之處便是騎射要將弓弦拉滿才可射準,否則因發力不足及肩骨無法平齊而失去準度,甚至傷筋動骨。另外,明代會以跳射及小架的坐馬姿勢幫助弓手在無馬的狀況下進行練習,增強弓手適應不同狀況下的拉弓手法。

  • 瞄準及精神合一

    瞄準及精神合一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「練目之法在初學時,胸欲欽、腹欲脡、足欲直、頭欲向前側視、弓稍欲斜,引弓將彀,骨節已平直,鏃至弓弝中間,以目稍自箭桿至鏃,以達於的,視之了然,發矢可準。」 與現代弓不同,傳統弓在瞄準上沒有任何輔助工具,不但不能閉眼還需靠個人習慣及經驗來射中目標,但古籍中亦提供一些輔助技巧幫助弓手找到瞄準基準,例如透過手掌虎口位置判定落點,利用斜弓側視擴大視角等等。 而傳統弓最為講求的是,不論任何環境在引弓放矢時都需如旁若無人,透過精神控制身體的每一分寸,全心貫注地射矢,達致目到意到手到,發矢如意,方可百發百中。

    瞄準及精神合一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「練目之法在初學時,胸欲欽、腹欲脡、足欲直、頭欲向前側視、弓稍欲斜,引弓將彀,骨節已平直,鏃至弓弝中間,以目稍自箭桿至鏃,以達於的,視之了然,發矢可準。」 與現代弓不同,傳統弓在瞄準上沒有任何輔助工具,不但不能閉眼還需靠個人習慣及經驗來射中目標,但古籍中亦提供一些輔助技巧幫助弓手找到瞄準基準,例如透過手掌虎口位置判定落點,利用斜弓側視擴大視角等等。 而傳統弓最為講求的是,不論任何環境在引弓放矢時都需如旁若無人,透過精神控制身體的每一分寸,全心貫注地射矢,達致目到意到手到,發矢如意,方可百發百中。

  • 射箭姿勢

    射箭姿勢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「故善射之法,將欲引弓,必先將前肩下捲,前後肩臂骨節凝結一片。」 傳統弓射法講求身正手直,雙足不丁不八,兩足與肩同寬,右足指向身體正前方,左足稍為向目標外揚。拉弓時兩肩需平直、放鬆及沉肩,以肩使臂,以臂使拳,利用背部肌肉引弓,達至前手如拒石,後手如附枝的開弓姿態。

    射箭姿勢

    Ming Fung Law

    「故善射之法,將欲引弓,必先將前肩下捲,前後肩臂骨節凝結一片。」 傳統弓射法講求身正手直,雙足不丁不八,兩足與肩同寬,右足指向身體正前方,左足稍為向目標外揚。拉弓時兩肩需平直、放鬆及沉肩,以肩使臂,以臂使拳,利用背部肌肉引弓,達至前手如拒石,後手如附枝的開弓姿態。

1 / 3